首页

踩踏调教虐

时间:2025-05-26 05:22:52 作者:动物园里办时装秀?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何能火“出圈”? 浏览量:84899

  一座动物园,“出圈”客自来(提振消费一线观察)

  模特身着品牌潮服,踩着动感节拍,一场时装秀,引来上百名观众。

  “太特别了!谁能想到这里不是秀场而是动物园!”来自江苏苏州的游客杨婕感慨。

  江苏省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,如今是全国知名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去年吸引游客近800万人次。这里还是众多品牌的“活动首发地”,时装秀、新品会、电影地推活动等频繁举办。

  求新求变,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,红山森林动物园火爆“出圈”。

  “我们就是要逐渐打破人们对动物园的传统印象。”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说,“开发文创、联合举办时装秀、举行新品会等创新尝试,将科研、保护、文化、绿色消费等多元融合,为不同年龄段、不同需求的公众提供更多消费选择,更把动物保护、生态保护理念传播给更多人。”

  按照网上的攻略,杨婕和朋友预约了动物园自然学校的“昼夜营”,跟着动物保护教育老师,一路轻手轻脚,寻觅动物们夜间的本真天性。

  安静的夜晚,闻得到泥土的气息,听得见大自然“窸窸窣窣”的声音。长颈鹿弯下脖子将头靠在屁股上休息,小熊猫舒适地趴在树上酣睡,猞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。最令她开眼的,是狼群“开会”的场景:先是头狼伸长脖子发出“嗷呜”的嚎叫,紧接着旁边的狼群也“嗷呜”呼应。

  “没有动物表演、没有投喂互动,在这里动物是主人,我们‘客随主便’。”动物友好理念和新奇体验玩法,让杨婕感觉妙趣横生。

  除了“昼夜营”,红山森林动物园里还有许多乐趣等待游客解锁。在场馆内,看考拉称重、猴子划船、棕熊摸鱼;在咖啡店,与落地窗外一群火烈鸟“对饮”;在红山森林市集,白面僧面猴风筝胸针、小熊猫帽子挂件、水獭拉绳等文创新品,让人忍不住“买买买”。红山文创产品已有千余种,销售火爆。

  随着红山森林动物园成为“顶流”,其附近的酒店价格接近市中心水平;盐水鸭、皮肚面、鸭血粉丝等小吃,登上热门榜……以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中心的消费圈,近年来不断扩容。

  “每年游客中,南京本地占23%,本省外市占27%,来自外省的占近一半。”红山森林动物园副园长白亚丽介绍。

  走出动物园的游客,还会去哪?

  网友整理的“红山品牌形象地图”里藏着答案。城北万象汇“空中动物园”、国创园文创店、1912咖啡店等与红山联名合作或者具有红山品牌形象授权的商业场景,遍布多个商圈及街区。目前,与红山森林动物园联名的品牌有50多个。

  “我们去年就与红山森林动物园合作过,今年再次携手,打造更多互动体验场景、开发有声文创。”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新街口店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提出,深化线上线下、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,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。

  南京市想方设法开发和挖掘“红山森林动物园”“南京新街口”等城市品牌形象,持续培育消费新场景、新业态,推动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,努力让“城市流量”赋能“消费增量”。今年一季度,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3.11亿元,增速位居全省前列。

  走出红山森林动物园,杨婕满怀期待,“我要尽早开启下一次南京之旅”。

  本报记者  姚雪青

  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5月24日 第 02 版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鼓声三响礼乐启门 浙江衢州沟溪村举行孔氏祭典

11月10日,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举办媒体探营活动。本届航展将于11月12日至17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,展品覆盖“陆、海、空、天、电、网”全领域,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“高、精、尖”展品将集中参展。图为“J-20S”模型。

海峡两岸两百余人安徽合肥祭拜刘铭传

梅洛尼表示,意中关系悠久稳固,在璀璨历史长河中架起增进东西方友谊的桥梁。希望双方立法机构加强交流,促进经贸、文化等领域合作,推动意中、欧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。

水利部:农村供水工程可服务人口达8.7亿人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%

“如果说我们对民营企业有打压的话,怎么会中国现在发展最快、出口表现最有活力的(企业)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呢?”林毅夫指出,在电动载人汽车、锂离子蓄电池、太阳能电池等领域,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上都很有竞争力。

2024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走进泰国清莱

9月29日上午,和煦的阳光映照在新塘站站场上,来来往往的列车上满载着团圆和喜庆。此时在广州市新塘站旁边的一栋白楼里,一个“90”后小伙正坐在会议桌旁,组织召开工区日交班会。

全国政协委员戴和根:要实现《流浪地球》中的地下城建设愿景

记者调查发现,高校毕业生到制造业就业的意愿持续提升。据11月4日新华社报道,近日,上海秋季毕业生招聘会上,一位毕业生表示:“主要奔着代表未来的朝阳行业、科创企业,比较有潜力,薪资待遇也不错。”有的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这几年我们感受到大学生到制造业就业的意愿在回升,在校招中收到的简历数量明显增加,2023届突破了1万份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